去年,一位同事的孩子考上大学,刚开学就要交五千块钱,其中除了三千元的学杂费外,有许多钱要花在军训和整齐划一方面。比如迷彩服要统一,运动服要统一,洗漱用具要统一,……就连学外语的随身听也要统一。且不说这笔额外开支让家长不堪重负,单说大学办成个兵营模样,就不能不让人担忧。
后来,我在第37期《清华校友通讯》上读到美籍华人张去疑的一篇文章,更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正常。张先生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,1938年毕业,是该校第十届毕业生。文章前半部分讲述了作者刚刚考入大学的亲身经历。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,过去的大学在开学的时候干些什么。
文章说:“……多年来清华有一传统,就是新生入学时必须通过一项‘拖尸’(Toss)的仪式,这个仪式由二年级的老生执行,而且亦是他们的权利。在新生注册入学那天,由二年级的老生中的活跃分子在体育馆内楼上楼下布置了很多摊位,让新生们分批逐一通过考验。例如翻跟斗、钻狗洞、独脚跳远、向上斜吹羽毛球等等,到了最后,有四个人抓住你的手脚上下抛掷三下,然后在你手背上或臂上甚至脸上盖上‘验讫’的蓝印,算是过关。”可见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活动。后来,这个传统虽然遭到部分同学的抵制,但是它“可以增加同学间的认识了解和合作”,却不可否认。这恐怕是作者在60年之后,对当时情景还记忆犹新、回味无穷的主要原因。
关于这种活动,在《清华与北大》一书也有介绍。该书分上、中、下三篇,上篇为《大学旧梦》,其中一小节在描述了‘拖尸”之后,又谈到清华园还有一种被称为“斗牛”的活动,所谓“斗牛”,其实是一种形式独特的篮球比赛。它既没有时间、人数的限制,又没有战术、规则的约束。因此上场的都是些“乌合之众”:“你要斗牛,随时可以加入。……看这一边熟人多加入这一边固可,看那一边居于劣势仗义助战,而加入那一边亦可。斗了一半,为扭转大势愿作倒戈将军,换一边而攻之,亦悉听君便。”可见在比赛中,“斗牛士”只要不是故意伤人,便可以使出浑身解数。我不知道这种活动是否与橄榄球有关,但是它显然比橄榄球更自由、更有趣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年的清华大学一向以校风严谨而著称,因此才有“清华严谨,北大自由,南开活泼”的口碑,如果说严谨的清华尚且如此,那么自由的北大和活泼的南开就更不用说了。
据说,学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,它虽然可以大量培养人才,却也在整齐划一中隐藏着消磨学生个性、扼杀学生创造力,甚至将学生物化,工具化的可能。正因为如此,自由主义方式才成为现代大学最珍视的传统。当年清华大学的“拖尸”、“斗牛”活动,就是这一传统的生动证明。